在互联网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时常可以看到某人、某公司涉嫌非法经营,被公安机关抓捕的信息。只不过现实日常,不少人被工商执法部门拘留,被公安机关抓捕后,才后知后觉自己有非法经营罪。那样该如何认定非法经营罪呢?
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
依据法律规定,要判断企业的交易行为是不是是非法经营的,就要看其是不是符合非法经营的构成要件。符合的,就构成非法经营罪,不符合的,就是否犯罪的,但或许会遭到工商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
按规定,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包含以下几方面要件:
1、客体要件:非法经营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限制交易物品和经营许可证的市场管理规范。
说白了,就是企业违反国家规定,未经允许就从事某项经营活动,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社会和国家的利益。
2、客观要件:表现为未经许可经营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交易的物品、交易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与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与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紧急的行为。
实质上,是指企业推行了未经允许的交易活动,假如企业没实质行动的,光想,是不可能构成非法经营罪的。
3、主体要件:非法经营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所有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单位亦能成为本罪主体。
一般是指年满16周岁的正常人,才能构成非法经营罪,而未满16周岁或精神患者,是不可以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所谓“单位”,是指各种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等法人、组织
4、主观要件:非法经营罪主观方面是有意的,并且具备谋取非法收益的目的。
换句话说,就是你需要是故意未经允许就违反国家规定进行交易活动,才能构成非法经营罪。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非法经营行为,都会的构成非法经营罪的。根据刑法规定,非法经营行为需要导致紧急后果时,才会构成犯罪,不然只不过一般违法行为,仅需承担相应的行政处罚就能了。
假如对非法经营罪仍有疑问的,可以找个律师详细咨询的,如此可以结合具体状况,来进行说明。